<acronym id="dpg0o"><strong id="dpg0o"></strong></acronym>

<p id="dpg0o"><del id="dpg0o"><xmp id="dpg0o"></xmp></del></p>
  • <track id="dpg0o"><ruby id="dpg0o"><menu id="dpg0o"></menu></ruby></track>
    <p id="dpg0o"><del id="dpg0o"><small id="dpg0o"></small></del></p>
  • <td id="dpg0o"><strike id="dpg0o"></strike></td>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長期招聘海內外優秀人才

    一、研究所簡介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以下簡稱“金屬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學院新創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創建者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冶金學家李薰先生。經老一輩科學家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金屬研究所現已建設成為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國內一流并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研究機構,是我國高性能材料研究與發展的重要基地。

    金屬研究所現有工作人員20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5人,匯聚國家各類人才計劃入選者百余人。2019年1月,金屬研究所入選首批國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戰略科技發展類),成為同時擁有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的單位。

    金屬研究所是涵蓋材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的綜合型研究所,以“創新材料技術,攀登科技高峰,培育杰出人才,服務經濟國防”為使命,研究領域包括高性能金屬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先進復合材料以及生物和能源材料等,涵蓋材料的設計、制備與加工、組織結構表征、理論與計算模擬、性能評價、腐蝕與防護、使役行為分析等。

    金屬研究所已累計取得科技成果獎400余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獎項90余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近年來,金屬研究所承擔并高質量完成了載人航天、大飛機、航空發動機、跨海大橋、高速鐵路、三峽工程等重大工程中的關鍵材料技術攻關任務,解決了裝備制造、航空航天、能源、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醫療、國家安全等戰略性支柱行業的材料技術難題,在納米金屬材料、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碳納米材料等領域涌現了一系列國際領先的原創性成果,在世界材料領域保持了一席之地。

    二、招聘學科和研究領域

    根據本所科研布局與學科發展的需要,現面向海內外長期誠聘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物理及相關學科領域人才。

    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材料極限特性與構效關系

    納米金屬材料,先進炭材料,低維材料,特種功能材料,陶瓷材料,復合材料,材料電子顯微學,結構與性能表征等

    材料環境交互作用與使役安全

    腐蝕科學與防護,生物醫用材料,材料力學行為,材料疲勞與斷裂,材料使役行為,無損檢測與評價等

    高性能結構材料

    高溫合金,鈦合金,鎂合金,鋁合金,非晶合金,高熵合金,鋁基復合材料,碳基復合材料,稀土鋼,特殊鋼等材料及部件制備技術

    面向“雙碳”戰略的新材料新技術

    新型能量轉換與存儲材料,太陽能高溫集熱材料,氫能“制儲輸用”,寬溫域儲能,固態相變制冷,溫室氣體捕獲與轉化用新材料新技術,材料高值循環再利用等

    面向信息領域的先進功能材料與器件

    低維碳基材料,二維半導體,磁性材料,量子材料,柔性電子器件,鐵電存儲器件,芯片級熱控元件,高純金屬等

    材料研究新范式

    計算材料學,AI for 材料,計算和數據驅動材料設計,材料機器學習,材料數據庫等

    三、招聘崗位及職責

    海內外高層次引進人才(學術技術帶頭人,學術技術骨干),聘任為事業編制副高級及以上崗位。

    學術技術帶頭人崗位職責:準確把握學科動態和發展方向,注重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積極組織、策劃和承擔國家、中科院重大科研項目或工程項目;組織帶領團隊開展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創新工作,取得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成果或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難題;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開展高水平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積極培養青年人才。

    學術技術骨干崗位職責:引入先進的學術思想和技術方法,提出具有重要創新價值的工作思路;勇于開拓新的研究方向或從事高水平科技攻關、解決工程技術難題,或能對儀器設備做出重要的技術改造及升級;積極爭取和承擔國家科技任務,取得國內外同行認可的科研成果;組建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科研團隊。

    四、招聘條件

    申請人應恪守科研道德和學術規范,作風正派,誠實守信,治學嚴謹。

    (一)學術技術帶頭人

    1.原則上應具有博士學位,年齡不超過50周歲;

    2.在本學科領域具有廣泛的國際學術影響力或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能夠解決關鍵技術難題;

    3.具有在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高等學?;虼笮推髽I研發機構等擔任教授或相當崗位的任職經歷。對于急需引進或特別優秀的海外申請人,專業技術職務可放寬至副教授或相當資歷,年齡可適當放寬。

    (二)學術技術骨干

    1.原則上應具有博士學位,年齡不超過40周歲;

    2.具有優良的科技創新潛質,具有較強的獨立開展研究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3.具有取得博士學位后在知名科研機構、高等學?;虼笮推髽I研發機構等不少于3年(含)的科研工作經歷,或具有擔任副教授或相當崗位的任職經歷。對于急需引進或特別優秀的申請人,學歷、工作年限和年齡可適當放寬。優先支持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重大科研任務對人才的需求。

    五、支持條件和待遇

    1.科研啟動經費(與入選的引才計劃有關)

    學術技術帶頭人:200~1600萬元;

    學術技術骨干:50~900萬元

    2.提供必要的科研與實驗場所及辦公用房;

    3.提供“3H”工程專項補助,用于解決入選者的安居問題和人員費支出;

    4.根據入選者的工作需要,保障研究生招生指標,協助招聘團隊成員;

    5.國家級和院級引進人才實行本地區有競爭力的協議薪酬;

    6.協助解決子女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問題;

    注:急需引進或特別優秀者,支持條件和待遇可“一人一議”。

    六、聯系方式

    請將個人簡歷發送至人事處聯系人郵箱,簡歷應包含個人基本信息、聯系方式、學習和工作經歷、主要學術成就(論文、項目、專利和獲獎情況等)。我們將盡快與您聯系,提供引才對接、政策咨詢和計劃/項目申請協助。

    聯?系 人:劉老師

    聯系電話:+86-24-23971503

    電子郵箱:yxliu@imr.ac.cn

    單位網址:www.imr.cas.cn

    歡迎來信或微信了解引才政策

    (請掃描右側二維碼)

    国产99久久久|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欧美同性猛男Gay69|99久久久无码|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在线
    <acronym id="dpg0o"><strong id="dpg0o"></strong></acronym>

    <p id="dpg0o"><del id="dpg0o"><xmp id="dpg0o"></xmp></del></p>
  • <track id="dpg0o"><ruby id="dpg0o"><menu id="dpg0o"></menu></ruby></track>
    <p id="dpg0o"><del id="dpg0o"><small id="dpg0o"></small></del></p>
  • <td id="dpg0o"><strike id="dpg0o"></strike></td>